长者 义工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印锐 胡美然
图/通讯员供(除署名外)
插图/兰兰
爱 美老太太,华丽蜕变为义演舞者;走过古稀的“老西关”,发挥才艺服务街坊;平凡主妇,心灵手巧,用大爱烹煮“私房菜”慰问孤寡老人……
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长者义工。目前广州有超过10万名社区长者义工参与社区义务工作,占社区义工的16.1%。平均年龄68.3岁。在服务他人时,长者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持续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别人,同时又能让自己心情快乐、幸福满足,身心健康。
血糖奇迹般正常了
忙起来啥病都没有
在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有这样一个组织——长者义工联队。在这个组织里有365名老年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96岁。
陈杰禹是逢源街长者义工联队的大队长,他今年已经81岁高龄,从1988年注册义工开始,在广州荔湾区逢源街长者义工联队累计义工服务年限已经达到29年。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年纪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他为什么要去做义工呢?陈叔对记者说:“以前我在缝纫厂任车间主任,退休后还觉得自己能做事,不能闲在家里,但是做什么好呢?当时街道成立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招募义工,我就想着自己也去试一下,结果一做就停不下来了,反而比上班还忙。”
陈叔都忙啥呢?跟记者谈起一天的“工作”,陈叔满面笑容,“我们逢源街康龄中心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各种活动,比如唱歌、爱心大使探访、乐趣园艺、巧手剪纸、棋社等,我有时参与活动,有时就要作为义工帮助服务这些社团。”
忙起来,陈叔身体居然比退休前更棒了。他说:“我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心脏也很好,以前血糖还高一点,需要服药降糖,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把义工服务当工作一样干,活动量大,不吃药血糖也正常了,就连腿脚也特别灵活,所以说,人这一开心身体一活动就啥毛病都没有了,老伴也支持我,夫妻倆人一起做义工,现在家庭关系更和谐了。”
人际交往更广泛
帮助别人开心自己
何德言今年已经84岁,可在记者看来,她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年轻10岁以上。“我从医院检验科退休后,无所事事,后来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搞活动,当时中心主任是一位来自香港的义工,他带领大家探访老人院、智障儿童院、独居孤寡老人,这让我认识到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于是1998年我就参加义工队伍,一做就是18年!”何德言对记者说。
为了让更多长者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有舞蹈基础的何德言毛遂自荐当上了文昌邻舍康龄社区大学舞蹈班的义务导师,大家亲切地叫她“何妈”。何妈说:“让这群零基础的大妈们也能随着音乐摇摆。看到她们开心,有自信心学舞蹈,我也高兴,心内充满幸福感。”
独居20多年,何妈没有跟子女一起住,自己自由自在生活。她说:“跟子女住在一起,时间长了,肯定会有矛盾。所以还不如我自己住。虽然一个人住,有时会孤单,但每天做义工,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与帮助对象之间的交流,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如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态度要温和;不要想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心态要平和。保持良好的心态,身体才会健康。这样才会对下一代有帮助,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
满足三大老年心理需求
晚年生活更有姿彩
广州义工联高级社工主任、广州老年义工促进会秘书长林晓芬对记者说,长者义工服务,既是一种利他,也是一种利己的行为,在义工服务的过“施”与“受”都是有福的。
帮助他人自己也受益匪浅。据广州市义工联发布的2017年全市范围内长者义工发展状况的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95%的受访者在参加义工服务后都有所收获,其中有59.7%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更充实有意义”;有57%的受访者表示“锻炼和提高了自身能力”、“增长了见识”、“发展了兴趣爱好”等;有55.3%的受访者表示“结交到更多朋友”。
让退休后生活更丰富、更健康,从老年心理需求上讲也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培克认为,老年人的人格发展,主要取决于三种主要的发展任务或挑战。第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重新定义自己,将工作角色放下,退休后参与社区活动,突显多元化角色。第二个主要发展任务是超越身体,人们必须要学习并克服身体上的变化。参与多元化的活动,使自己可以忘掉自己身体上的病痛等,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最后一个发展任务就是自我超越。可以更认清自己的成就,超越生死的限制。
林晓芬认为,做长者义工能为长者提供丰富的机会与社会上不同背景、年龄、职业的人士接触,大大扩阔其视野。而且义务工作也可为长者带来学习机会,丰富人生,可以让老年人继续演绎一个积极、有意义的角色,使晚年生活添姿加彩。
记者手记
自律+自信
活好自己才能助人
陈杰禹81岁、何德言84岁,在交流过程中,记者感觉这两位长者特别可爱。他们思维清晰、表达流畅,而且两人身体都很健康,活得自信潇洒。陈杰禹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一天到晚除了在社区服务,就是回家吃饭。日子看似平淡,但绝对能把生活过得有趣,他精通书法和写作,还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变迁和岭南文化甚有研究,收藏了几百张老照片,编集的《广州旧影》、《花城新姿》、《古今荔湾》等在广州中小学、街道文化中心等地展览。
而何妈就根本就不像一位84岁的老太太。她皮肤白皙,面部一颗老年斑都没有,详细一聊才发现其养生秘诀。“我起居很有规律,晚上10点休息,早上6点半起床,20年里我每天早上去游泳,最近这几年才没有去游了,从年轻到现在身材、体重都没变化”。听到这句话,让记者终于明白为啥何妈会显年轻。“如今虽然不游泳了,但是早上我还是6点半起床做做健身操。”每天到中心报到做义工,忙不停,早晚8点钟在微信里向两个女儿报平安。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开心。
记者感觉,长者去做义工不仅是一种心理满足和精神快乐,还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显现,因为这些老年人尊重自己、内心充满了自信,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改变现状。因而呈现出来的状况也是积极的、向上的、让人敬佩的。
(《羊城晚报》2017年10月31日B1版)